首页

女王妻子绿奴丈夫视频

时间:2025-05-25 18:23:12 作者:第一观察|把作风硬要求变成硬措施 让铁规矩长出铁牙齿 浏览量:82180

 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。如今,中秋节已经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节日,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。

  中秋节,又称月夕、拜月节等,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。

  《史记·孝武本纪》记载:“朝朝日,夕夕月,则揖。”讲的就是古代“春祭日,秋祭月”的民俗活动。中秋节起源于先秦,普及于汉,定型于唐朝,正式定立于北宋,盛行于宋朝以后,明清时期,中秋节与春节齐名,成为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。

 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 萧放:中秋它是源于一个自然节气,秋天的三个月,最中间一个月叫仲秋。中秋节在四大节里边,它应该说作为节日是比较晚的,虽然它的源头很早,但是真正成为民俗节日,应该是宋代以后。在城市乡村里边,都把中秋作为一个重要节日来过,明清时期把中秋节作为一个既要祭拜月亮赏月,也要家人团圆,还要做一些经济生活的节关,就是结账的日子。

  到了现代,中秋节已经与春节、清明节、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,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,逐渐发展出了丰富多彩的中秋民俗。

  在北京,“请”兔儿爷是一直延续到现在的中秋传统民俗之一。老北京民俗中对于兔儿爷的祭拜,最早始于明朝文人纪坤的《花王阁剩稿》。每逢中秋节,老北京人家都会供奉造型各异、形象生动的“兔儿爷”,寓意平安和吉祥。

  在江西、湖南等地,每到中秋节都会举行“烧宝塔”活动。烧塔习俗源自元代,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,中秋烧塔相对于一般中秋活动而言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,它是稻谷节节饱满、家里红红火火、亲朋平平安安的象征。

  此外,宋《武林旧事》卷三中记载了当时的临安城即现在的杭州过节放花灯水灯的胜景;清朝《壹斋集》卷七中记载了安徽地区中秋节妇女在菜园地中摸瓜摸豆角的“摸秋”趣闻。“走月亮”的中秋民俗至今依然还在苏州地区流行。

  而作为中秋节最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,月饼象征着大团圆。在现存文献中,月饼一词最早收录于南宋吴自牧的《梦粱录》中,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。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,寓意家人团圆,寄托思念。到了明朝,已经有大量关于月饼的记载,这时的月饼已是圆形,而且只在中秋节吃,是民间盛行的中秋节祭月时的主要供品。

  “阖家团圆”的精神指向,成为现今中秋节的主要文化内涵。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,寄托思念故乡、思念亲人之情,祈盼丰收、幸福,成为丰富多彩、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。

  (总台央视记者 许盼盼 闫宏 赵学锋) 【编辑:李岩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
报道称,这项新协议可能会“重塑中东格局”。除了加强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的安全外,它还将加强美国在该地区的地位,而代价是伊朗等国的利益或受到损害。

歼-15起飞前山东舰上“彩虹人”有多忙?现场画面来了

这一报告针对2000多名毛伊县居民和1000多名火灾幸存者进行评估,评估报告由美国夏威夷州农村卫生协会发布。该报告描绘了火灾幸存者以及整个县面临的令人不安的挑战。

包道格:美中之间文化交流潜力巨大

海口市民王女士说,当地政府在多日前就连续发通知提示防风,她已提前采买几日用的生活物资以及防风装备,现在待在家里,静待台风过境。

民航局:2023年年货邮吞吐量10000吨以上的运输机场有63个

葫芦押花是用坚质无刃的工具,在葫芦表面通过按押产生浮雕般花纹,进而展现各种人物、花卉、走兽、山水等精美图案及诗词歌赋的手工技艺。完成一个成熟的葫芦押花作品须有选材、构图、走刀、押制、落款、调整、配置等多道精细工序,创作一个作品少则几周,多则数月。

专访《企业强人》监制罗永贤:大胆的“新”与不变的“核”

尽管越来越多女性的身影登上科学世界舞台并大放异彩,但目前广大女性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仍面临不少难关。为此,众多女性科技工作者齐聚女科学家论坛,分享交流在科技领域所取得的丰厚成果和宝贵经验,共同探讨她们所面临的独特挑战及应对策略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